一个人要养家里老老小小5个人,要是被人揭发了,那他的老父母和连上海话都不会说的妻子阿美,还有两个孩子真是没了活路,所以他怎么慎重行事都不为过。
等陶小霜和老鳖也打过了招呼,孙齐圣就说道:“时间紧,我们边走边说好了”。
陶小霜点头后,孙齐圣一把拉住陶小霜的手,一边迈步往前走,一边摆手示意沈章华跟上。
在去龙泉里的路上,沈章华大概说了说房子的情况。原来这次要卖房子的人就是陶小霜上次去地下室听说的他的那个朋友。那人的名字叫魏允,是个灰五类,要卖的房子是他家的祖产。
沈章华笑着说:“解放前的魏家算是薄有资产,魏叔叔,也就是魏允的爸爸在50年代把家产都捐了,只留下了现在的房子自住——那是一栋两层楼,带花园和车库的新式住宅。后来,私房要交公,魏允又赶紧捐了底层,保住了父亲捐来的灰五类的帽子。他是学基础化学的,还留过几年洋,所以在工作的研究所里很受重视,按说不该沦落到卖房的地步。但是他的家累不轻……魏叔叔在解放前娶了4个老婆。”
他看了眼陶小霜,见她毫无异色,才继续道:“魏允是大老婆生的,最小的弟妹比他足足小了20岁。魏叔叔散了家财后不久,身边就只剩下一个大老婆;魏叔叔在死前要魏允发誓,让他以后一定要好好照顾弟妹。”
陶小霜好奇的道:“那他到底有几个弟妹。”
沈章华伸出右手,五指大张,翻了下手掌,“10个。6个弟弟4个妹妹。”
孙齐圣一挑眉,问道:“他现在才要卖房子?有10个人伸手要钱,只凭研究所的工资,只怕早就不够了吧?”
“自然不够。”沈章华摇摇头,“只凭他一个人,怎么可能供得起这么多人。魏叔叔有个妹妹,30年代就去了美国,知道哥哥去世后,就月月给魏家寄美元。有了这笔外汇,魏家倒也还能过……可就在1年前,她生病去世了。”
说到这里,沈章华‘呵’的苦笑了一声,才继续道:“魏家的那些人伸惯了手,哪里还收得住。魏允兢兢业业当了十几年的长兄,最后只落得个群起攻之的下场——他的那些弟妹闹着要他把独占的遗产,也就是龙泉里的房子交出来平分掉。他们天天去魏允家闹事,闹了大半年,魏允扛不住只能答应了……”
这么听来,魏允就是个可怜的东郭先生,陶小霜同情之余,更关心房子的事,“既然都闹成这样了,你怎么还说最好今天就定下来,要不然他就不卖了?”
沈章华道:“因为那房子包括客厅在内有7间房,只要稍微隔断一下,就可以分成11份,所以魏家有几个人就想要直接分房子,另外几个倒是分钱分房子都无所谓,只有魏允……他们一家是死都不要和这些白眼狼住一起的,所以坚持要卖房子。”
孙齐圣听得皱眉头,“照你这么说,这房子要的价格会很高了。”
沈章华点点头,“至少在4000块以上,你们先去看看,满意的话交了定金再谈价。”
“这么贵!”,陶小霜眨了眨眼,暗想只要那房子有一个地方不好,她就不买了。
龙泉里是个典型的花园里弄,在民国时这种里弄被称为连接式小花园洋房。龙泉里的弄堂呈十字星型,竖为主弄,横为支弄,总弄堂的宽度至少有6米,陶小霜三人并着肩都很宽敞,支弄也有4米宽,魏允的房子就在十字星左边的支弄口。
“龙泉有36套住宅,魏家的房子是12号。”沈章华伸手一指。
陶小霜和孙齐圣顺着他伸出的手看去,只见那是一栋西式的红砖小楼,有一个带着烟囱的斜屋顶,还有一扇雕花的红木大门。在门的两侧是半人高的低矮围墙,越过那围墙可以看见一个袖珍小庭院。
沈章华过去叫了门,一个个子不高的中年女人匆匆出来开了门,“快进来。”
“嫂子”,沈章华叫了一声,然后给三人做了介绍。这中年女人姓王,就是魏允的老婆。
“叫我王嫂好了。”王嫂边领着陶小霜三人往里面走,边一路介绍:“这花圃里我种了丁香、连翘、还有芍药,要是你们夏天来就能看到了。”她走到小楼的门口,打开了门,这门和外面的红木大门是成套的。
门里又是一道铁门,王嫂往铁门的右边走,几步外就是一段弧形木制扶梯,王嫂小声道:“现在楼下是公家的,住了两家人,都是干部。”
走上二楼,王嫂带着陶小霜和孙齐圣逛了一圈。陶小霜发现她很难找出不好的地方。二楼的地面是棕黄色的木地板,墙壁是鹅黄色的欧式裱花墙纸,屋顶则是龙凤吐珠的白石膏板。那木地板打着蜡,走了一圈,陶小霜没看到一点破损的地方;墙纸除了有一些褪色,也是干净平整;至于屋顶就更是洁白如新了。由此可见魏允一家使用之仔细。
虽然只有一层楼,但魏家的面积真的不小。按着王嫂的说法,那是客厅、主卧、辅卧、厨房、餐厅、书房、佣人室都备齐了的,主卧和佣人室还附有卫生间。
“阁楼原本也是佣人室,现在则是储藏室。”王嫂带着三人从厨房角落的狭小扶梯上了阁楼。
阁楼不高,陶小霜可以直立,在斜坡的两侧孙齐圣和沈章华就得低头才行。王嫂带着陶小霜从圆形玻璃窗往外看,“小陶同志,你看,那是虹口公园。”
王嫂很有涵养,直到下了阁楼,才问道:“两
喜欢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空间]请大家收藏:(m.qqwx.win),QQ文学网更新速度最快。